总算力超12EFLOPS,承“南”接“北”的山东定了“小目标”
日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中国算力大会上,《山东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
山东省通信管理局局长张洪溢表示,《山东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了四个目标:算力供给均衡合理、存力保障安全可靠、运力网络优质互联、算力网络应用创新。
在“十四五”规划的大背景下,《行动方案》指出了山东省在未来几年建设算力网络的具体目标:
一是稳步提升全省算力规模,2025年全省数据中心总算力超过12EFLOPS,高性能算力占比达到40%,国产化算力达到90%;
二是系统构建存力基础设施,2025年存力规模达到50EB,先进存储占比12%;
三是持续夯实运力联接底座,到2025年,全面构建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3毫秒时延圈,16地市1毫秒时延圈,全省数据中心、核心传输站点实现SRv6核心路由器、全光交换(OXC)传输设备全覆盖,商务楼宇和产业园区实现OTN光接入终端全覆盖;
四是深化推动算力网络应用创新,结合省内产业特点,到2025年打造20个可规模复制的算力网络标杆应用。
《行动方案》从“算力、存力、运力、应用” 明确了七大重点任务:
一、持续统筹优化算力建设布局。按照“2+5+N”的一体化算力网络总体布局,形成多元算力供给体系,稳步提升高性能算力占比,争取到2025年国产化算力占比达到90%以上。
二、构建数据存力体系,构建以安全可信、绿色节能为核心的数据存力基础设施,实现数据中心核心数据100%灾备。
三、筑强算力网络运力体系。提升新型数据中心网络互联支撑能力,加快构建全省一跳直达的数据中心直联网络,城市内数据中心互联单向时延小于1毫秒,城市群间数据中心端到端单向网络时延控制在3毫秒以下。探索建设一体化算力网络调度体系,加快完善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充分发挥一省“双枢纽”优势,进一步优化省内互联网架构,积极争取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落地山东。提升云边端协同水平,形成城市级分布式云计算能力,打造城市内1毫秒时延圈、城市任意地点的企业1毫秒内算力可得。
四、提升算力网络赋能应用水平。赋能经济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提升公共算力服务水平,增强算力需求集聚能力。
五、推动算力网络产业创新发展,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推动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新型数据中心产业链协同,探索建立数据资源流通交易体系。
六、促进绿色低碳算力网络发展,加快绿色节能技术应用,提升绿色能源利用水平,加快“小散老旧”数据中心改造升级。
七、加强算力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加快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山东省在发展算力产业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首先,山东地处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的“连接地带”,是衔接“南”“北”关键节点。与此同时,山东数据中心在满足本省算力需求的基础上,可与甘肃、宁夏、内蒙古等“东数西算”中“西算”所处枢纽节点地区形成实时与非实时算力互补、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协同发展的算力体系,成为“东数西算”工程中,“数据”流通的关键节点地区。
为积极响应国家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协同创新体系要求,山东省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两年重点突破,五年跨越领先”的数字强省总体思路,计划用时四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绿色集约、互联互通、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全省算力网络发展格局,争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打造黄河流域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山东着力推动“七网”基础设施建设,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网”是支持重点之一。山东还出台政策,对服务上云企业数量多的大中型数据中心,省级财政给予每个机架最高1000元支持。
按照规划,山东省将在2022年年底前,建设30个以上的新型数据中心;到十四五末,山东将建设超50个以上的新型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全国领先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省级节点和全国工业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示范区。